这一篇是一种概论,故未免觉得太悬空一点。以下的两篇便是两个具体的例子,都可以说明历史考证的方法。
《古史讨论》一篇,在我的《文存》里要算是最精彩的方法论。这里面讨论了两个基本方法:一个是用历史演变的眼光来追求传说的演变,一个是用严格的考据方法来评判史料。
顾颉刚先生在他的《古史辨》的自序里曾说他从我的《(水浒传)考证》和《井田辨》等文字里得着历史方法的暗示。这个方法便是用历史演化的眼光来追求每一个传说演变的历程。我考证《水浒》的故事,包公的传说,狸猫换太子的故事,井田的制度,都用这个方法。顾先生用这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史,曾有很好的成绩。顾先生说得最好:“我们看史迹的整理还轻,而看传说的经历却重。凡是一件史事,应看他最先是怎样,以后逐步逐步的变迁是怎样。”其实对于纸上的古史迹,追求其演变的步骤,便是整理他了。
在这篇文字里,我又略述考证的方法,我说:
我们对于“证据”的态度是:一切史料都是证据。但史家要问:
(1)这种证据是在什么地方寻出的?
(2)什么时候寻出的?
(3)什么人寻出的?
(4)依地方和时候上看起来,这个人有做证人的资格吗?
(5)这个人虽有证人资格,而他说这句话时有作伪(无心的,或有意的)的可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