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陶行知身上,既有继承杜威教育学的一面,同时他还超越了杜威的学说,具有向着新民主主义过渡的,作为一种过渡桥梁的重要侧面。这是我们必须加以留意的地方。在这里,我们先简单地就其经历及教育活动来加以介绍。
陶行知(1891—1946年),出生在安徽省的歙县(叫人吃惊的是他与胡适是同乡)。1914年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之后,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,学习教育学(同一时期同在杜威门下的还有胡适)。1916年回国之后立即成为南京高等师范(后来的东南大学)的教授,讲授教育学。1919年杜威访问中国的时候,他与胡适一起与杜威随行,担任翻译。不过在那之后,他走上了一条与胡适截然不同的道路。不同于历任国民党政府要职的胡适,陶行知辞去了大学的教职,如同“在野”两字字面上所反映的那样,他作为“在野”的教育学者献身于农村教育活动。
1927年晓庄师范学校在南京郊外落成。在那里,教师也好,学生也好,一起一边从事农业劳动,一边从事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(陶被称为“挑粪校长”)。正是在这个时候,陶行知形成了他的三大口号,“生活即教育”“社会即学校”“教学做合一”,反映出他超越杜威见解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