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韵学的研究在民国也取得很大成绩。章太炎和黄侃是此期传统音韵学的最后继承人与高峰。他们在古韵分部的研究方面成就斐然,但也走到了终点。五四以后,中国音韵学的研究大体有两条路子,一是以钱玄同、汪荣宝、魏建功等人为代表,他们有深厚的传统音韵学功底,又接受了某些新的语言学观念,能够因旧变革,开创新境。钱玄同著的《文字学音篇》(1918),是影响较大的承上启下之作,汪荣宝的《歌戈鱼虞模古读考》(1923),是率先用梵汉对音,日译吴音和日译汉音等材料,以比较法研究音韵学的首篇专论,文章发表后,引起音韵学界的震动和争辩。魏建功的《古音系研究》(1925),也是受国内外推崇的研究音韵发展史的名著。
民国音韵学研究的另一条路子,则以罗常培、王力、李方桂、陆志韦、张世禄等人为代表,他们更多地接受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,尤其受以高本汉为代表的西方汉学家学说的影响较大,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予以修正补充,对音韵学上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。高本汉是瑞典著名汉学家,所著《中国音韵学研究》一书,始于1915年,成于1926年,用中国语言学史的旧材料和现代方言的活材料,构拟中国的古音。在工具上采用“音标”,方法上则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。这种新工具新方法的使用,对中国音韵学的进步推动极大。乾嘉学术大师段玉裁曾研究出“支、脂、之”在古音中应该是不同的三个韵部,但为何不同,怎样的不同,却至死也未弄清。而有了音标和比较研究法后,可以用音标标出“支、脂、之”三个韵部的不同音值,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。高本汉的《中国音韵学研究》一书,后由赵元任、罗常培和李方桂三个著名的语言学家译成中文出版。他们在翻译过程中,遇到错误的地方都征求著者的同意予以更正,有些原著不够充实的地方,他们还加以了必要的补充。该译著实际上包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,反映了当时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水平。此外,罗常培著《汉语音韵学导论》、《唐五代西北方音》,王力著《中国音韵学》,陆志韦著《释中原音韵》,张世禄著《中国音韵学史》,也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。